我的最愛

Add to Google Reader or Homepage

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

《甄嬛傳》在台掀起熱潮



電視劇 後宮甄嬛傳 改編自網路熱門小說 后宮甄嬛傳 故事描述清雍正年間 奇女子甄嬛大起大落充滿傳奇性的人生到底有多紅 新聞都說了 數十個名嘴都不敵一個"甄嬛"《後宮甄嬛傳》爆紅!

以往在深夜22、23點談話性節目的主戰場時段,台灣談話性節目擁有低成本、高收益的優勢,如今卻被在台灣第3次重播的《後宮甄嬛傳》給打趴。網路上也出現一篇熱門轉貼文,題目就叫《後宮甄嬛告訴我的事 -成大事必備9種能力、9種手段、9種心態》。

 清朝宮廷劇《後宮甄嬛傳》爆紅,今年在台灣、中國大陸與香港共播了29次,網路點播超過25億次,即使在台灣播出也屢屢創高收視,不但主角、配角都因此被捧紅,台灣第三次重播即將完結篇,電視台看好熱潮打算再重播。

由於劇本張力強,結尾鋪陳吊足觀眾胃口,創造「甄嬛控」族群,收視打垮同時段談話節目;台灣無線台首播收視率2.97,約59萬人收看,重播也有1.5;有線台首播收視高達1.92,連5個月沒間斷播出,約128萬人收視,電視台已考慮再重播。

陸宮廷劇「後宮甄嬛傳」紅遍兩岸三地,剛開始在台灣播出時收視平平,近來卻是大爆發,已經重播第3次,收視率甚至還一度衝破2,相當於有45萬人同時在收看,之前在10點播出時吸走大批觀眾,讓同時段的談話節目都大受影響,只能努力推出新單元,苦撐求變。

描述後宮嬪妃情感糾葛,這部大陸清朝宮廷劇「後宮甄嬛傳」,在台灣已經重播第3次,收視率不但沒有下滑,反而還節節高升。

以14日晚間11點的收視率最高的1分鐘來看,收視2.1,換算同一時間有超過45萬人在看,
9月到10月初還沒換時段之前,10點檔更誇張,因為連以往收視不錯的節目也被打趴,甚至利菁節目還傳出因此停播,逼得不少節目不得不轉型,跟甄嬛向觀眾爭寵。

像是食尚玩家,換新血主持助陣,或者是康熙來了,請出陳漢典搞笑模仿,還請來賓介紹美食,連偶像劇也瞄準10點檔,想跟甄嬛一較高下。

劇情大綱:

甄嬛生於清朝一官宦人家,是家中的長女。父親甄遠道在朝廷爲官,頗受皇帝器重。

雍正元年,太后爲制衡後宮與朝中勢力,充實後庭,以防年羹堯的親妹妹華妃專寵獨大,危及帝位,爲皇帝舉辦了其在位十三年間唯一的一次選秀。

十七歲的甄嬛與好姐妹眉莊、陵容奉命參選,甄嬛抱著充數的念頭薄施粉黛,只等皇上“撂牌子”讓她落選。

皇帝偏相中了甄嬛的智慧、氣節與端莊,把甄嬛留在了宮中,三姐妹一同入選後宮,都成爲了皇帝的妃嬪。
  
初入宮的甄嬛與眉莊、陵容結成一派,周旋在皇后和華妃兩派之間。皇后仁懦,華妃囂張,步步緊逼,甄嬛受辱,幾度險些喪命于後宮。

等到眉莊被冤,甄嬛初次懷孕被害流産,陵容變心後,天真的甄嬛逐漸感受到後宮的寒冷,慢慢成爲後宮精明的女子。

皇帝發現年羹堯的野心,令甄遠道剪除了年氏一族,甄嬛也用智慧鬥倒了華妃。
但不久甄嬛又再次遭人暗算而失寵,父親也被文字獄牽連而遭牢獄之災,生下女兒朧月後,心灰意冷的甄嬛選擇出宮修行。

  甄嬛在甘露寺受盡欺淩,幸得果親王十七爺悉心照顧,二人在患難中相親相愛,只等有機會一起遠走高飛,過平常人的生活。

十七爺去滇南微服巡視,誤傳死訊,甄嬛爲替十七爺報仇,也爲保全腹中十七爺的骨肉,設計與皇帝相遇,重回宮中。

爲了掩人耳目,皇帝假稱甄嬛是四阿哥弘曆的生母,以鈕祜祿氏之姓迎回宮中,封爲熹妃。
甄嬛回宮後,十七爺卻活著回來,二人感慨爲命運所弄,但爲了肚子裏的孩子,甄嬛狠心斷絕了十七爺的念想,並決心靠權利保護自己的親人。

甄嬛回宮後不久,太后病逝,後宮人心浮動,危機四伏。

  暗戀十七爺的葉瀾依遷怒甄嬛,放貓害她動了胎氣,早産生下與十七爺的一對子女,公主靈犀和六阿哥弘曕,甄嬛受封熹貴妃,盡享恩寵。

但皇后誣陷甄嬛與太醫溫實初私通生下雙子,逼迫滴血驗子,溫實初一怒之下自殘,眉莊受驚早産一女而死,臨死前將女兒託付給甄嬛。

  皇后因沒有子嗣,擔心自己的後位不保,企圖利用陵容小産陷害甄嬛,卻誤打誤撞地讓皇帝發現陵容用暖情香迷惑自己,陵容被囚禁,皇后受牽連被冷落。

甄嬛親手捶落腹中不健全的胎兒並嫁禍皇后,借她人之口向皇帝告發純元皇后慘死的真相,皇帝大怒,下旨囚禁皇后,皇后終被扳倒。

  雍正皇帝勤政操勞過度,身體每況愈下,開始熱衷煉丹術以求長生。

生性多疑的皇帝因聽信謠言,懷疑十七爺和甄嬛有私情,逼迫甄嬛用毒酒殺害十七爺。
皇帝駕崩後,四阿哥弘曆登基,甄嬛被尊爲太后,雖然風光無限,但她終究不過是一千古傷心人罷了........

不過!《後宮甄嬛傳》在台走紅,連美聯社4日也以專文報導,表示這齣宮闈大戲讓台灣人成迷,劇中對黑暗人性的刻畫卻讓大陸當局不悅,擔心年輕人對職場倫理的觀念因此遭到扭曲,尤其大陸高層剛完成權力轉換,更擔心該劇被視為現實世界的暗喻。

 據報因《甄嬛傳》的影響,大陸當局決定將明年出品電視歷史劇限制在一成以下,但當局尚未證實。美聯社指出,28歲的編劇流瀲紫將她的小說改編成劇,其實也正是她在競爭激烈的網路文學中生存的寫照。因為在龐大的大陸網路文學市場裡,以女性為主的讀者群,決定了新興作家起起落落的殘酷生涯。

在這個有線台一轉都在播韓劇的時代,《甄嬛傳》的購入成本簡直就是物美價廉,因為與韓劇相比,成本僅約7分之1,而且收視率帶動的廣告效益,讓業者眉開眼笑,因為實在太划算!尤其小S、蔡依林、陶子、藍心湄等大明星帶動話題,比砸錢打廣告更好賺,緯來將於今天(3日)火速重播,華視也搶在下週播第3次,還有愛爾達電視台也要播,幾乎一整天重播加首播就有9小時!

孫儷在台爆紅 帶旺舊作曝光率
除了電視台的廣告收益,最大的獲利者自然劇中這些演員們。30歲的孫儷出道多年2002年跟何潤東合拍電視劇《玉觀音》後走紅,隋後戲劇、電影也拍了不少部,但要台灣觀眾好好記住她似乎不容易,但在《甄嬛傳》之後即使不識孫儷,人人都識「甄嬛」。

舞蹈演員出身的她近期也被起底,最近就有新聞將她未成名前在瓊瑤劇《情深深雨濛濛》裡幫趙薇伴舞的畫面挖出來,雖然是冷飯,但不少現在才認識她的劇迷還是頭一次知道!孫儷也在《甄嬛傳》中跳了一段「驚鴻舞」展現曼妙身段。

台灣片商則說,《甄嬛傳》帶動其他陸劇哄抬版權費的可能性低,暫時沒看到像《甄嬛》這類製作精良的宮廷劇,加上大陸明年市場宮鬥劇退燒,取代的是大型歷史及武俠劇,陳道明及何潤東的《楚漢傳奇》在台喊到兩萬美金(約58萬台幣),但無線台購買陸劇版權價,一集最高約15萬台幣,它有賣相,但電視台未必埋單。 廣電工會理事長汪威江說,大陸北方觀眾喜歡爺兒們的戲,南方看娘兒們戲,台灣喜歡婆媽劇,《楚漢傳奇》、《新天龍八部》等大製作劇,台灣不見得喜愛,觀眾看的是故事,這也是《甄嬛傳》受歡迎的原因。




Powered By Hiiir.com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