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:對台灣有何看法?
A:我來台灣20年了。剛來時,覺得人民水準非常高,很愛看書,講話都經過思考,在東南亞是很好的,但城市發展不好。後來都市計劃來了,人民水準反而退步,只看到錢。
像我跟女友親戚吃飯,大家都在比住哪,孩子比用什麼手機,一個拿著最新的蝴蝶機就說:「每次拿出手機,感覺好優越!」父母整天忙賺錢,沒時間關心小孩,就用物質填補親情,有錢了,心靈卻變空乏。硬體也毫無進步,整個城市很老舊。
台灣所謂造鎮、都市發展,都是這邊蓋一點,那邊蓋一點,欠缺長遠整體規劃。像淡水、三峽或林口,都是政府騰空土地給財團蓋,財團賺暴利好幾倍,為什麼不是政府蓋,把百姓福利放第一位?非常不負責任。
建商蓋房子就是要牟利,最後房子都變成炒作的商品,不是住的。所以房子愈變愈小,還有用來幫小孩買學籍的。所以有人可以買好幾間,沒錢的則連住的地方都沒有。像華光社區,政府要規劃成台灣六本木,但也只是將土地騰空給財團。
高官貪污工程A錢
香港政府發展一個地方,做法跟台灣不同,會蓋很多公屋,讓沒能力買房的人用租的。我家以前在香港是違建,也面臨政府逼遷,我媽當時精神狀況不好,不願搬,但政府已在附近蓋公屋,很便宜租給我們,再補償一點錢,最後我們就搬了。
Q:香港居住面臨什麼問題?
A:香港政府雖已關注弱勢居住問題,但太多大陸人偷渡,政府安置他們,公屋都由他們享用,當地香港人都排不到。至於中間階層因收入較高,不夠資格申請公屋,想買住屋,又因建商為了賺錢,只蓋豪宅,他們付不起頭期款,只能去租貴的房子。香港人在繳稅,居住、社會福利跟醫療等資源卻被大陸人搶光,很慘。
每個國家問題不同,反觀台灣這些年來,貪污舞弊把寶島耗光了。像國宅蓋得很破爛;每年都在鋪馬路,這就像用次等布料做衣服,做一百次也做不好。都什麼時代了,五楊高速公路還蓋得這麼差,蓋這麼久。很多工程像核四沒有時間表,不斷追加預算,成了A錢手法。台北車站地下街也因規劃不好,爛好久。到底多少大企業在挖台灣政府的錢?否則怎會有私人經營的電廠用高價賣電給國營電廠這種事發生?
台灣政府只會畫大餅,媒體配合議題炒作,像有房產名嘴在新成立的財經台,幫建商賣房子,建案在哪,他就說哪好。今年桃園航空城,前年新店汽車城,台灣哪需要這麼多城?根本炒不起來。我朋友就是跟著建案走,在新莊副都心買房子,結果被套牢。
台灣貪污已不輸大陸,政府也沒真正打擊到貪污。高官貪污,富豪掏空企業,債留台灣,跑了就跑了,他的小孩在台灣還能說,不關我的事,每次進出高級飯店,都是兩台大車,一台自己坐,一台保鑣坐,大家也相信他說的。林益世案拖這麼久,他父親都過世了,還沒有結果。台灣人得過且過,反正火沒燒到自己都沒事。當整個國家靠壞手段賺錢,當然看錢很重。這麼好的地方愈發展愈壞,我很惋惜。
自我感覺良好
一些人自我感覺過於良好,也就忽略了台灣目前還沒有的東西:太空飛船,超級電腦,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,像樣的基礎和水利設施,先進的裝備製造工業等等。對此,媒體不屑一顧。
面對眾多民族、人口多,底子薄,差別巨大,極不平衡的大陸,解決溫飽,實現小康,就是對人類的巨大貢獻。這恐怕是當年的中華民國想都不敢想的偉業。在這方面,硬要蘋果和橘子進行比較,不知是什麼心態?
誠然,台灣人均GDP將近20000美元,大陸人均GDP只有4000多美元。因此,不少台灣人沾沾自喜。台灣任何一位低收入戶與郭台銘一起算平均收入,恐怕都要達到天文數字,但這種平均沒有實際意義。離開綜合國力,離開發展趨勢,孤立談GDP,毫無意義。況且台灣多數民眾的真實感覺,也沒有如此良好,現實也很無奈。

曾雅妮拿了冠軍值得稱道。可是台灣有的媒體就說,大陸曾重金挖角曾雅妮,但她「愛台灣」,不為所動,一口拒絕。聽來覺得可笑,體育有必要硬與政治扯上嗎?舉例說,在世界各國打乒乓球的主力,都是大陸移民過去的,這是好事,可以推廣普及,提高競技水準,還可以增強中國運動員「狼來了」的憂患意識。在大陸,沒有人把這個與「愛國」相關聯。台灣這樣渲染,顯然是缺乏自信,格局不夠。
事事操弄民粹
近來,台灣媒體又在大肆炒作林書豪。過度延伸,真是眼花瞭亂!一個林書豪,引出了血統論、民族學、社會學、人類學、國家學說、地緣政治學的論戰,本來很簡單,結果越弄越複雜,越來越深奧,近乎滑稽。
台灣跆拳道「英雄」楊淑君,最終撤訴了。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。想當初,全島同仇敵愾、多麼激昂,如今卻偃旗息鼓、無人問津。這件事折射出狹隘、短視、矯情、理盲、淺碟的地域特質。遇到事情不理性思考,放縱無忌憚地折騰、發洩、抓狂,難道這就是寶島的處事之道?如果就是幾個「糞青」鬧騰發洩,也沒什麼。結果成了全社會的一種主旋律,這就值得深思。
在台灣任何事情,只要與民粹掛上鉤,是非標準必然「多元化」。楊淑君事件,反映出思維太偏執:一是大陸為了一塊金牌,就與韓國聯手,做掉台灣?台灣看得很重,但其實大陸不差那一塊金牌。二是台灣楊淑君就一定能打敗大陸吳靜鈺?三是楊刻苦訓練,志在必得,希望落空,就大打悲情牌,吳靜鈺無端被人潑了一身髒水,難道不委屈?吳的訓練不刻苦?四是台灣對自己的選手到底有無作弊,還沒查清楚,就敢出來護短?五是台灣記者現場抓狂爆粗,口出髒話,裝大玩橫,這就是維護「尊嚴」?難道這就是台灣的民俗?
國家或地區的比拚,是發展戰略的較量,是綜合實力的較量,絕不是幾塊金牌的PK。近些年,韓國為什麼發展如此快?台灣為什麼停滯不前?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,大陸民眾逐漸看清了。
台灣官方、媒體發動民眾,為玉山評選世界旅遊名勝,強力鼓噪的場面,歷歷在目。這樣的事情,在20年前的大陸,也是常有的。
教化台式文明
自由行開始後,台灣一些媒體像打了雞血,居高臨下,肆意貶低大陸遊客,把個別遊客的不雅行為,刻意誇大渲染,說得相當不堪。好像大陸遊客都是登岸的野蠻人和難民。其實,大陸遊客帶著善意去,是對寶島睽違已久的眷戀,向大陸遊客教化台式「文明」,會弄巧成拙,心生反感。
台灣媒體說,大陸人沒有見過海,到台灣是為了看大海,聽罷,大家都笑了,好像到了台灣平生第一次看見大海。其實,凡是能到台灣旅遊的大陸人,國內外去過的地方多了,何止是見過海。台灣人怎麼這樣逗人發笑呢?
大陸遊客在台灣接二連三遭遇不幸,一些台灣媒體竟說,是由於大陸方面刻意壓低團費所致。人們不禁要問:阿里山小火車翻覆是由於團費低嗎?工地吊車坍塌砸死人是因為團費低嗎?半官方的京劇團參訪遇車禍是因為團費低嗎?遊覽車掉到海裡是因為團費低嗎?太魯閣落石砸傷人是因為團費低嗎?台灣旅遊車輛設施及管理實在不能恭維。
台灣人還經常奚落大陸的春運,同時炫耀台灣客運的便利。其實,南北不過4百公里,東西不過2百公里,一共才2千3百萬人口,能談什麼「便利」?騎個摩托車就遊遍全島。真是哭笑不得。
台灣盛行文化「正統論」、「特殊論」、「優越論」。在我看來,所謂的「台灣文化」是以閩南文化為主體,摻和了中原等地的文化元素,再加上藍綠的意識形態,殖民的遺風舊習,其特徵大致是:缺乏包容的「民主」,缺乏公德的「自由」,缺乏格局的「精緻」,缺乏人氣的「中心」,缺乏市場的「創意」,缺乏方向的「燈塔」。
「台灣文化」是一個點,「中華文化」是一條線、一個面,在概念上是從屬和包含的關係,怎麼能做簡單比較?國立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,也是一座儲藏中國文物的倉庫。
台灣人好為人師,當「燈塔」習慣了。有些台灣人居然認為大陸人說「國語」不夠標準,有翹舌音,「怪怪的」。大陸人到台灣,可以學習說「國語」。如此自大、狹隘、膚淺,真是開眼界。
涉外事務大搞民粹
台灣的電信詐騙,創意十足,堪稱一絕,算是「軟實力」。去年,因菲律賓將14名台灣籍嫌犯直接遣送大陸,台灣鬧得雞飛狗跳,好像丟了「國寶」一樣痛心疾首。大陸將這些垃圾送還台灣,滿足了一些人的「自尊心」。人們倒要看看,台灣是如何處置詐騙犯的,但願不要上演「葉公好龍」的鬧劇。果然不出所料,多名電信詐騙犯,由大陸遣返台灣後,除一人被判一年徒刑之外,其他人都獲准釋放,逍遙法外。嫌犯在澳門機場,聽說能直接遣返回台,頓時歡呼雀躍。他們受到當局、媒體及市井小民,以捍衛主權為藉口的庇護。難怪他們叫嚷「愛台灣」。──台灣真是詐騙犯的天堂!
菲律賓特使為台灣籍嫌犯遣送大陸事抵台。台灣擺出泱泱大國的姿態,對菲律賓來硬的,無非是拿幾萬菲律賓傭人的飯碗當籌碼,也算出了一口惡氣。國際社會不會像大陸這樣遷就台灣的,涉外事務不能搞民粹,更不能像孩子般鬥氣。
本土意識奉若神明
台灣的口號也特別多。「愛台灣」最初是台灣本土勢力,攻擊詆毀外省人的隱晦用語,就像有的政客說「我是台灣人」一樣,它隱含排他、突顯差異、否定異類的寓意。後來,外省人被逼得也喊「愛台灣」,甚至喊得更厲害,以表忠心,生怕被剝奪了「愛台灣」的資格。
在全世界絕大多數人,以正面的評價應對全球化時,在全世界多數人體認到地球村是平的的時候,台灣人卻把「本土意識」奉若神明,當成「政治正確」的主要標準。美其名曰「愛台灣」,客觀上也阻隔了與世界的聯繫。作為一個沒有縱深的市場,作為一個沒有腹地的海島,這是致命的錯誤。
現在,大陸連流落在緬甸的國府遠征軍老兵,都請回大陸,授予勳章,接受敬禮。受到崇高禮遇,說明大陸開始尊重歷史。台灣怎麼如此僵化、保守、封閉?思想一點也開放,還在搞意識形態掛帥。於是,出現了:廉價的政治正確,拙劣的政治操作,粗俗的政治笑話。
一些台灣人的心態扭曲,外在表象為極度自尊,極度優越,彷彿台灣的一切都應該「第一」、「發光發熱」,否則就是有人「打壓」。其實,受限於海島狹隘和長期殖民統治,台灣人常把自卑化為自大,把偏見當作深刻,把淺碟當作務實,甚至將自己看作東亞的中心。
有些台灣人的思維方式實在太另類。比如,大陸的貓熊與台灣的黑熊,哪個更可愛?國際上自有公論,但在大貓熊入台後,立法委員們還為此事激烈爭論。難道承認大熊貓可愛,就是「矮化」了台灣熊?兩岸動物就不「對等」了?就傷害了台灣動物的「尊嚴」了嗎?
吃豬血糕,是很多台灣人的嗜好,應當予以尊重。但是,不能要求所有人,都違心地說豬血糕「好吃」,這才是民主的真諦。
貶低大陸維持自傲
上海世博會試營運時,台灣媒體的報導很酸。後來台灣苗栗的燈會,擁擠不堪,秩序大亂,民眾怨聲載道。驗證了那句老話,凡事不經歷不知難。苗栗燈會的規模遠不及世博會,但交通管控、排隊秩序、現場垃圾處理、觀眾飲食、遊客如廁,實在遜色多了。實在沒看出台灣「文明」好到哪去。
不少台灣人在大陸當面說得好聽,回到台灣後,在媒體上把大陸貶損、詆毀的一塌糊塗,一無是處,其語言之惡劣,簡直不堪入耳。台灣電視台,經常找幾個去過大陸的台灣人,一唱一和,竭盡渲染,肆意詆毀大陸,把大陸說的不如最貧困的非洲國家,大陸民眾簡直是一群野蠻愚昧的古代人。台灣人的虛榮愉悅,居然要靠貶低大陸來維持,讓人感到可笑,可悲,可憐。如果這樣就能掩飾內心深處的強烈自卑,獲得一時的快感,儘管做吧。
閱讀此文,也許很多台灣人會生氣。但請你捫心自問:台灣民眾有把林書豪看成普通美國人的淡定和自信嗎?有拒絕「瘦肉精」牛肉的自由嗎?有不接受特定媒體洗腦的選擇嗎?有對政客競選政見兌現的信心嗎?有擺脫悲情睜眼看世界的覺悟嗎?有正視和批評那位跆拳道選手有可能作弊的勇氣嗎?有嚴厲制裁並遏制電信詐騙犯罪的法律嗎?
如果沒有,台灣人理應躬身自省,不必急於罵人。
(完)

Powered By Hiiir.com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